芒果体育 芒果体育官网芒果体育 芒果体育官网(一)兰溪市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国织造名城”。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300家,从业人员5.1万,规模以上企业217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含毛巾企业27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6家。织布机1.3万台,其中进口喷汽织机3150台、剑杆织机8000台,织布无梭率达100%;环锭纺35万锭,气流纺6400头;印染生产线条,阔幅平网印花生产线万套。,棉纺织工业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其中织造企业产值达68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纺织工业年上交税收3.2亿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递增,年出货值25亿元。
(二)湖塘镇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全国色织布中心”和“中国织造名镇”,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660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生产企业约占半数以上),从业人员10万余人。现有织机4.4万余台,其中喷汽织机3500台,剑杆织机30000台,有梭织机10000台,经编机500台,喷水织机150台,形成了以色织面料、牛仔面料和灯芯绒面料为主、以针织面料和产业用面料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培育了“江苏新光”、“浩华纱罗”、“顶呱呱”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全镇纺织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
(一)高起点定位,提升产业档次。兰溪、湖塘地处江浙地区,棉花资源有限,发展纺纱优势不明显。为此,两地都把发展重点定位于织造、印染、家纺等纺织行业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上。兰溪市有纺织企业1300家,其中织造企业1150家,占纺织企业总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纺织企业2800家,其中色织面料企业占半数以上,企业普遍应用“无锭纺纱、无梭织造、无纺成布、无水印染”等先进技术,产品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个性化、时尚化。产业定位的高起点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高精尖装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两地政府都出台了对纺织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兰溪市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纺织企业购买无梭织机进行补贴,每购买1台喷汽织机财政补贴1万元,购买20台剑杆织机补贴1万元。同时,对每台织机规定最低纳税额标准,遏制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促使企业应用高端设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湖塘镇提出了“纺织强镇”的发展战略,扶持引导纺织企业投入80多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普通织机已基本被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使得湖塘纺织产品逐渐与国际高档服装面料接轨。
(三)高质量管理,打造高档次产品。兰溪、湖塘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湖塘镇针对纺织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企业都推行了技师责任制和质量工资制。在湖塘镇江苏旷达集团生产现场,我们看到,生产设备一尘不染,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规范到位。该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版)标准评审、德国dqs公司颁发的质量体系论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在“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实现零缺陷”的质量方针指导下,致力于原材料到成品品质的把关和提升,实现了高标准的品质管理。
(四)高素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兰溪、湖塘两地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都组织纺织企业选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纺织院校、先进棉纺织企业深造、锻炼,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地政府还鼓励企业赴上海、北京等人才高地招揽人才,用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马、江苏旷达等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兰溪市到底,有部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近2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50多个。同时,企业注重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横向合作,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特种纺织原料、织造工艺、染整后处理工艺等,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增。兰溪市共有中国名牌1个,浙江省名牌3个、国家、省、市著名商标9个,江苏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产品。这些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使两地纺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平配套,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湖塘镇开发建设了武进纺织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和湖塘印染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用电、统一供热、统一收费,并在产业聚集区内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等。同时,成立了纺织科技发展中心,为湖塘纺织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平台,实现设施公建、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兰溪市在兰溪西郊开辟了面积达1000亩的灵洞工业园,作为发展纺织业的专业基地,政府在产业配套、社会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纺织品监测中心、纺织网、纺织协会等服务机构,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兰溪织造名城建设的规划,“xxx”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将以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建成占地13000多亩,入园企业500多家的产业园区。并按照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纺织生产研发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以及纺织工业网、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我市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与兰溪、湖塘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其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建议依照国家和省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制定适合我市的振兴规划。要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制订发展规划,向上游发展良棉种植、精细加工,向下游发展高支纱、服装及服装面料、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XX年,纱锭达到25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清梳无卷化率达到60%,无接头纱比例达到70%,无梭布比例达到80%,精梳纱比例达到50%。年生产各类棉纱420万吨,各种布5亿米,各种针织服装1000万件。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2亿元。
(二)高投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增投入,膨胀规模,壮大发展实力;抓延伸,突出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竞争优势,膨胀产业规模。到XX年,纺织企业累计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技术装备水平达到90%,其中4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用先进的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汽织机、经编机及整经机所替代普通织机;印染、后整理、服装等行业逐步引进筒子染色机、球茎染色、浆纱机及莫里森、门富士后整理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重点抓好已与温州服装商会签约的总投资16亿元的山东临清温州服装产业园建设,建成集服装制造、商贸流通、商务洽谈、设计创意、时尚、论坛会展、培训交流、度假休闲、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提升临清纺织产业档次。
(三)高强度加强技术改造。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困难,主要原因还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要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设备,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产品,做到普通产品规模化、特殊产品订单化;加快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汽和剑杆织机等新型设备,力争到XX年全市细纱机全部完成节能风机的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淘汰“1”字头细纱机、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提升装备水平。同时,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行业中各类高能耗、高排放新建项目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四)高起点进行自主创新。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市之路,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竞争。要学习湖塘镇“区域品牌”与企业“名牌产品”共同发展的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区域品牌”以“中国纺织蜡染名城”为品牌标志,作为区域纺织服装企业共享的资源,企业名牌产品以“三和”、“白羊”、“艾诺”为代表,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各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研发120支以上高支纱、功能性新面料用纱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纱线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赢利能力。企业技术中心每年都要研发2-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争取做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推广一批。到XX年,争创中国名牌2个以上,省名牌5个以上。创建部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五)高水平建立公共平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尽量争取国家扶持。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争取国家及省各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奖励力度。落实好临发〔〕4号文件,对获得部级荣誉称号(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以及省级荣誉称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5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当年被认定为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聊城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当年被认定为部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别奖励企业20万元和5万元;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按实际形成投资额的万分之三奖励企业法人代表;凡重点企业当年新增税金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税金的2%奖励企业法人代表。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加速建立融资担保平台。一是努力做好银企对接。积极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向企业推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务创新与业务品种开发。积极研究采取循环贷款方式,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贷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随时还款、循环使用’’;大力推广农信社的“大联保体贷款”的做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积极筹建担保公司。今年力争组建2家担保投资公司,缓解我市企业担保抵押难的问题。
3、加快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就是集中一个产业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设成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基于产业集群的行业联合研发体系平台。可为该产业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公共研发等平台服务。一方面,解决了投入大、要求高,单个企业难以建立的难题。另一方面,公共研发平台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可以把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向企业推广,实现互惠双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调研情况表明,281家市场总商铺56.6万个,经营面积3300万平方米,总销售额6000亿元,占18%,体现其在行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专业市场要实现软件环境的提高。专业市场不仅需要从硬件入手改善经营环境,更要从软件入手,改善市场服务功能体系,完善在市场内部实现一站式采购、便捷商务的服务体系。
专业市场硬件的提升是这两年的主旋律。一批现代化的市场不断出现,但交通、仓储、运输、安全等设施仍需不断的改善提高。
第三,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只有8%的市场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比例相对较低,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通过网络实现的无形市场电子商务正日益显现其快速、便捷、交易成本低、信息量大的高效率优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市场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把产品、技术、信息、交易搬到网上,实现交易的网络化,是行业发展、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要求。
第四,是从业者素质的提高。专业市场的投资者、经营者要不断提升专业市场的经营理念。不能局限于市场的物业管理、商铺租售等一般,而是转变经营方式,树立市场的品牌意识,适应日益增长的国内外贸易形势的需求,实现升级发展。
第五,是要解决行业同质化竞争。专业市场存在着在同一区域内经营产品种类、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相同的问题,亟需改善。
在专业市场的提升阶段,政府管理部门必须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及强制行政规范,以督促专业市场规范运作,健康发展;行业协会也要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行业交流,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促其不断提升。
专业市场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品牌建设、技术进步、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大有可为,适应区域产业经济乃至全行业的发展。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纺织发展过程有的经济市场形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国内专业市场同行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回顾美国、日本、韩国的专业市场发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专业市场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必要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在人员培训、软硬件建设、市场服务、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方面,都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能改变低水平的面貌,实现市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纺织业产值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大企业依然不多。2014年末的15家规上纺织企业中,产值超2亿元的4家,1亿元到2亿元之间的1家,其余10家均未超亿元。从效益看,行业形势也不理想。2013年,该行业亏损350万元。2014年,该行业利润略超1000万元,但从15家规上企业看,利润为正的共7家,其中银田化纤有限公司利润达1443万元,其余6家利润最高的一家仅为297万元;8家依然为亏损状态,亏损额最高的民盛纺织达576万元,8家企业总亏损额为1168万元。
截止今年5月底,规上纺织企业共14家,比2015年末减少1家。纺织业完成产值4.2亿元,同比下降7.9%,产值前三分别为常山纺织、云泰纺织和富山纺织。行业利润为200万元(去年同期-54万元),其中盈利8家,亏损6家。利润前三分别为银田化纤、和鑫线业和云泰纺织。
据了解,纺织企业目前面临以下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流动资金紧张,主要是融资不易、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企业表示融资缺口一般在20%-30%,少数企业存在一定的民间借贷,下阶段融资形势可能会更紧张,同时用工成本、生产成本比去年上升10%左右。二是订单不足,主要是市场需求疲软造成。当前和下阶段订单总体以1-3个月内的短期订单为主,由此也带来开工不足,设备利用率多数在70%-90%之间(少数企业如常山纺织高于90%)。三是投资意愿下降,仅有极少数企业表示可能会开展生产过程智能化等技改(如常山纺织)。主要是企业考虑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也反映研发支撑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运作经验。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纺织与质量处处长曹学军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对纺织行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各方面意见仍存有分歧,目前各个部门仍在协调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遭遇出口减缓的压力,出口大户纺织业受影响最大。为此,商务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称中纺协)、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下称中纺商会)等多个部门今年上半年开展广泛调研,寻求解决之策。其中,通过上调出口退税政策拯救纺织业的呼声很高,最为普遍的一个说法是,相关政策6月底将明确,“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但现在看来,这一政策已因争议过大而暂时搁浅。
今年3月初,由中纺协会长、各分会会长带队,六个调研组奔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和河北调研。此六省集中了中国最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和产业集群,调研目的,是要为纾解纺织业的困境寻找办法。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持续下降。今年1月至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量增加2%,但是服装出口单价下降了1%,输美的服装出口总额下降4.6%。而在有“外贸出口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上,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成交额下降了11.5%,对欧美出口成交金额下降了30%。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尽管表面上看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同去年相比,人民币已经升值近10%。因此,把出口额换算为人民币计算,实际增长率大为缩水;“再扣除通胀因素的话,出口实际增长率很可能为零或负数。”
对于大部分出口型企业而言,形势不容乐观。4月,中纺协调研组将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提交给发改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建议内容包括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由11%回调至15%;取消棉花进口划准税;希望国家对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对中小企业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向《财经》记者介绍,提出建议的目的,在于希望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够平稳进行,希望政府在政策措施的制定上能够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既考虑到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
5月中旬,中纺商会亦赶赴山东等省份调研纺织服装出口形势,随后呼吁:纺织服装业面临空前困难,希望国家放松调控政策,为企业的发展生存留下空间。中纺商会亦将纺织企业的意见收集整理上报至商务部。
自5月初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财政部,开始深入调查研究相关政策。
参与过政策研究的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上述部门几经协调和统一意见,已形成一份内部报告。
李质仙称,所提交的意见中,最为实质的一条是对纺织行业出口退税进行回调政策,即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百分点。其余提议则较“虚”,比如说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放慢人民币升值的速度等。
相关报告提交上去后,目前尚未下文。曹学军说,目前政策走向尚不明朗,主要是取舍问题。她认为,纺织行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但由于产业本身存在大量价格竞争的产品,向低成本地区进行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短期内也不能靠一两个政策得到很大的改观。从根本上说,行业的发展还是要靠结构调整。”曹学军说。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据中纺协统计,全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97%,其中棉纺织业的利润率为3.93%,服装业为4.32%。
在“2008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棉花贸易洽谈会”的发言中,曹学军将导致纺织行业出现困难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外部市场需求的减弱;三是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四是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1月至3月,国内纺织原材料价格指数上涨3.3%,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9%。今年《劳动法》实施后,又使得全行业劳动成本增长近30%。
与此同时,银行贷款之门紧闭,也给纺织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了很大压力。吴迪对《财经》记者介绍,大多数企业反映,各地银行对纺织企业贷款项目的审批普遍从严,不少地区由于认为纺织行业属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对纺织企业一般不予放贷,使得企业用于产业调整提升的技改、研发、环保等项目无法推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告诉《财经》记者,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使行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过慢。“加上利润较低,能够投入创新的资金也相对微薄,给结构调整带来很大的困难。”
今年上半年,陆续传出纺织企业倒闭或亏损的消息。吴迪表示,纺织企业的波及面很大,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职工就有1088万多,算上规模以下的,估计达到2000万。
自2006年起,中国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调整。当年9月15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2007年7月1日,服装、鞋帽、箱包出口退税率亦由13%下调至11%。
出口退税政策意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纺织行业的转型。然而,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带来了中国出口减速等一系列问题。赵玉敏说,这些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
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表示,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需要限制资源性和出口规模过大的产业发展,因此此前一直是下调出口退税。如果回调就涉及到政策走向的问题,政府对此会存有一定的顾虑。不过,纺织行业不仅牵涉到行业发展,还牵扯到职工就业的问题,政府会从全盘进行考虑。
6月4日,商务部财务司司长李荣灿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员大会的发言,几乎给那些期待出口退税回调企业泼了一盆冷水。李荣灿表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委将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近期不会有新的出口退税动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说:“政策调整的方向是要支持创新和结构调整,出口退税的回调对创新的支持能有多大效果?能否真正促进产业的优化调整?”她认为,目前纺织企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还遇到不少问题,政府不如在提高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发展方面加大投入,以促进产业向西部平稳转移。
12月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和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在四川省泸州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政府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国内商贸流通界著名学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共同探寻中国服装流通模式的创新之路。论坛同期还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
近年来,专业市场品牌培育、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品牌企业市场渠道拓展的优势平台。与此同时,大渠道商、大商、多品牌渠道运营商等流通模式的出现,也为服装品牌企业、外贸转内销加工型企业的渠道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疏通了企业渠道拓展的脉络。加之,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二线城市中的专业市场也逐渐异军突起,商贸流通业表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为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特筹划举办“2010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名誉会长杨东辉分析指出,近年来,随着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势在必行,这对西南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西南地区的专业市场要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做好承接工作,以打通商贸流通渠道为突破口,促使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有的发展特色。同时,二三线城市中的专业市场也逐渐异军突起,专业市场在拉动二三线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二三线城市将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掘金”热点。
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隆重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夏令敏介绍,自2010年7月课题组组建以来,课题调研小组深入到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报告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撰写,数稿的反复修改和专家审核评议之后,于2010年11月底最终完成。《报告》调研组重点实地调研了西南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品销售、流通、采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的配套情况,综合分析了西南地区服装产品供需关系,以及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他表示,希望借助《报告》对我国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与商贸流通的分析研究,能够深刻认识到产业梯度转移在推进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我国纺织行业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在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新领域和新标准”,旨在寻求推动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突破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保障行业在高成本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促进各国化纤产业共同发展和繁荣。
来自欧盟、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近20个世界化纤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首脑、国内外化纤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贸易商600余位代表,会聚湘湖之畔,从不同区域和视角,共同探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际化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先生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先生致开幕词,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及其重要意义。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先生发来贺信。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俞志宏先生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杭州市副市长徐文光、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何中伟、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王素蛾、杭州市经信委主任赵纪来、杭州市萧山区委副书记、萧山区区长李玲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东华大学与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王天凯会长为萧山“中国化纤新材料示范基地”授牌。
在大会发展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先生作了题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纺织全行业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基本克服了外需低迷、原料价格大起大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稳定发展,化纤行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2012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加大,国际市场的持续低速增长,国内用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都大大增加了行业的发展压力,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产销减速、效益下滑的态势,行业进入了调整阶段。对此,纺织行业仍需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源上解决行业的内在矛盾,化解外在风险,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报告指明了在新形势下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即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业价值链;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人才培养,增强产业发展的智慧动力。
报告强调,化纤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制造工业和重要的国际新兴材料工业,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纺织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及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大局。化纤行业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加快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加快重点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必须优化资源配置格局,促进化纤产业区域布局合理转移;必须建立与化纤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标准体系。
报告最后再次重申,只要我们客观地认识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定有能力化解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尽快回到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报告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得到了国内外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来自欧盟、韩国、日本、印度、泰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化纤行业领袖,分别介绍了本国和本地区化纤产业的运行现状和发展规划,共同展望了化纤产业的发展前景。
下午,大会举行互动研讨会。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贺燕丽巡视员,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李新男巡视员,工信部消费品司王伟副司长,工信部规划司顾强副司长,环保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原庆丹副主任,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姚穆院士,恒逸集团邱建林董事长,荣盛集团李水荣董事长和台湾纺研所白志中所长,与参会代表围绕着在当今高成本时代背景下,化纤相关企业面临更高起点,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在科技、品牌、人才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互动在热烈的气氛中有序进行,代表积极参与,嘉宾回答精彩,大家分享着经验和感受,沟通效果良好。
9月7日,大会围绕不同热点话题分成六个分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分别是: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专题论坛、纤维新材料与新兴战略产业专题论坛、市场展望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交流专场、化纤标准国际化论坛和帝人技术交流专场。
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专题论坛主题和技术交流主题,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视角发表演讲,提出了见仁见智的建议和观点。增设的答疑环节为论坛增色不少,使问题探讨更深入透彻。通过相互交流,大家凝聚共识,努力突破高成本时代下的种种围困,共同为“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实现可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文英作了《纺织行业“十三五”创新发展及展望》的报告。他就当前纺织工业的发展形势,以及创新驱动、确保“十三五”期间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和说明。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在题为《2016年中国长丝织造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主题报告中讲道,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各产业集群统计数据分析,长丝织造行业上半年运行状况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征:产量产值稳步增长、收入利润有所增长、库存压力略减、投资积极性略有好转、长丝织物出口恢复增长。
王加毅指出,当前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有所突破、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水减排成效显著等几个方面。同时,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结构不合理矛盾凸显、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形势严峻等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和现状,行业未来的发展应该围绕加快高新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难关;发展先进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绿色环保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培养互联网思维,紧随时代步伐等主题和重点展开。
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化学纤维的创新应用及趋势》的报告中,从化学纤维发展趋势和化学纤维创新应用两方面对化纤应用进行了说明和讲解。研讨会上,还进行了2016 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附名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杜钰洲、许坤元,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孙瑞哲、陈树津、张延恺、徐文英、张莉、杨纪朝、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以及各部门、各专业协会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总结会上,中纺联各部门、各专业协会和成员单位分别对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14年的工作思路做了汇报,并对中纺联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王天凯在报告中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3年的工作。他指出,2013年中纺联结合行业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产业链联合,提供有价值服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推动行业继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并完成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于2013年5月开始启动,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目前评估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中期评估工作从开展的方式和推进步骤来看有广泛的代表性,目前要在此基础上,着手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为“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做好准备。
二是扎实推进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工作,稳步落实纺织强国纲要战略任务。围绕这四个方面,各专业协会都开展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三是围绕关键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全力做好服务。去年初,中纺联就围绕行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对节能减排、棉花问题、品牌与成本、科技创新、产业转移5个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各部门、各专业协会也围绕自身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棉花工作小组积极进行调查摸底,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为棉花政策调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四是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在市场开拓、信息化服务、产品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行业外交、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五是抓好中纺联自身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品牌协会培育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组织人事、财务工作;关注行业热点,充分发挥行业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和完善行业统计分析工作。
进入到2014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市场环境较2013年逐步向好并提供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但与此同时各种风险因素仍不容忽视。
王天凯指出,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稳步增长,将为纺织服装产品内需消费扩大提供重要基础。2014年随着各项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调控政策的效果显现,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以及内需市场消费能力逐步提高的条件存在,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也将对市场环境与信心产生正面影响。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况,在经济增长中稳中有忧,也有险,经济运行依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在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看来,“当今世界已进入美学与视觉时代,时尚、科技、环保是未来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连续举办的“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正是孙伟挺战略构想的具体体现。2013“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以“新色纺 新时尚”为主题,除了探寻时尚本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启设计创新之旅。
历经三年积淀,“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走过了“色纺的时尚源动力”、“来自源头的梦幻”、“源创有型有色”的发展阶段,如今,大赛以“新色纺 新时尚”为主题,再度拉开色纺时尚的创新大幕。
孙伟挺介绍,色纺行业将由创新主导,个性色纺、平价色纺、环保色纺引领美学时尚。基于此,2013年大赛瞄准总体经济放缓后的色纺行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定调“新色纺 新时尚”。“大赛将以华孚最具设计创意的设计师产品系列为指定纱线,凸显新的规则、风格和趋势。这预示着华孚色纺从强调趋势、色彩的阶段进入到以设计创意与工艺技术创新‘双核驱动’的新阶段。”
随着我国纺织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的步伐悄然加速,华孚基于纺织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变这一发展趋势,率先提出了“新色纺、新时尚”的品牌主张,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让创意借助技术研发从源头贯通到终端。
提及色纺纱,孙伟挺充满感情:“色纺纱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财富,还是美化生活的新时尚,更重要的是色纺产品具备节水减排优势,用三分之一色纤维可以生产百分之百的有色产品,色纺产品更具保护环境、贴近生命的含义。可以说,支持色纺产业就是支持环保事业,支持新时尚,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强国。”
“色纺纱一直是快时尚的幕后推动者。”孙伟挺说,“我们一直鼎力支持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就是要告诉业界,面料的花型不仅可以织出来,而且可以纺出来。近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线条和图案的纱线产品,将自然景象、人文物品当中的肌理要素抽象出来,艺术化地融入到色纺纱线中,产生了一种来自源头的梦幻时尚,使华孚产品在服务快时尚的同时,升级服务于高雅时尚的品质生活。”
在华孚的战略规划图上,清晰地表明:2015年华孚将实现色纺营收、资产、市值超百亿元。
华孚正处在朝着大目标速跑的道路上,但现实不利的纺织环境也给华孚平添了阻力。中国纺织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人工成本上涨、外贸加工产业缩水以及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商业变革。
孙伟挺强调,“传统意义的赢利模式正在失去优势,华孚不能再重复旧有方式,必须在科技与时尚的双轮驱动下,寻找新的利润点。现在华孚更乐于将色纺行业视为时尚创意产业,将色纺纱视为时尚创意产品,这也是除环保特性以外,色纺纱产品本身与生俱来的时尚、科技特性所决定的。从时尚性看,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从科技特性看,色纺纱先染后纺的生产工艺,在纤维染色、配色及多纤维混纺方面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目前,华孚在创新创意方面深度发力:公司已有45项专利申报得到受理,其中包括1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
除此之外,华孚每年研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达40余项,赛络纺、紧密纺、涡流纺技术被应用于色纺纱新产品;开发出彩段纱、波纹纱等外观花式新产品,PTT、纤维素类及各类功能性化学纤维被研究应用开发出系列新产品。华孚色纺紧随绿色环保、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主流,探索新的纺纱技术,改进纺纱工艺,利用再生棉、再生涤纶、再生绢丝及精梳亚麻等原料,开发了具有特殊外观的环保节能新产品。
孙伟挺说,下一步,华孚将通过建立生产基地、颠覆竞争格局、吸纳企业人才、跃上资本运作平台以及产业转移、开发新疆等五个阶段,迅速开疆扩土,今天已经形成浙江、新疆、长江、黄淮四大板块的战略格局。
按照中央的部署、国资委党委的安排,纺织工业协会从去年十月份正式开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在国资委党委、国资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协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广大非党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的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同志在去年9月19日的重要讲话中,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使我们认识到开展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联系协会工作实际,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在推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战胜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建设纺织强国以及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始至终与贯彻中央应对新形势的大政方针,促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出口,保稳定的繁重工作相结合,使学习调研、查找分析、边整边改等各个阶段活动与当前工作和协会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增强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深刻感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收了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理论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
通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当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创造性实践品格的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在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全球化经济的相关性和规律性,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统筹把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防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可能出现前所未有全球性风险。应对当前这场世界性危机,再次证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巨大现实意义和长期战略意义。
2、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了坚持把全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发展方式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都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巨大进步。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各种矛盾只能在发展和改革中破解,而科学发展观给了我们认识和破解这些矛盾的金钥匙。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使我们更加感到它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再次重申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对纺织工业如此清晰明确的时代性定位使全行业倍受鼓舞。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纺织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方式、也无论是增长方式还是发展方式都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与该时代相联系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不断发现问题,揭示矛盾的本质,破解发展难题,坚持科学发展方向,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而在本次世界性金融与经济危机中,中国纺织工业广大企业应对危机所表现出的种种困难和问题,除外部因素影响之外也充分证明长期粗放发展的路子必须彻底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把引导行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作为协会工作的头等大事。
3、加深了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对现代产业协会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作用的认识,从而加强了对协会自身建设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 内容––生产力标准来认识当代的产业协会,那么现代产业协会它是现代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现代产业协会,它是与现代工业、与现代生产方式、与全球化经济关系密切联系的一种工业产业共同活动方式,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说:“它就是生产力”。在当代实体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其要素已经是跨国配置为主,对世界经济生活起支配地位的虚拟经济已经形成全球化网络,这就使得现代工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协会这种共同活动方式,协调企业间、产业间、地区间、国家间、产业与不同政府部门间的资源与市场关系。所以,产业协会在世界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得到了普遍重视。
中国在当代国际纺织业中举足轻重,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40%,规模以上企业23%的生产用于出口,其全社会纺织服装出口额已占世界的30%,全行业吸纳就业达2300万人左右,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20上升到目前的1/7;加工原料中,棉花30%左右靠进口,羊毛80%靠进口,化纤单体50%靠进口;加工工艺过程、关键性高技术装备还大量进口;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的37%是港澳台和外商资本,这些企业的出口额占全行业出口的32%。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接轨条件下,我国纺织产业如此高的国际化程度,对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城市化发展、城乡与区域差距、促进消费拉动,改善农轻重和三次产业布局,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柱作用。这些使纺织产业协会在中国纺织工业对内对外协调服务、维护产业安全、反映产业诉求、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制定规划建议、优化使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等共同活动方式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自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撤销工业部门8年来,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社会中介服务实践不难看出,我们分析形势、看问题、出措施、办事情,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就能取得较好成效,凡是背离科学发展观,工作就会出现被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也就会受到影响。经过这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促使我们对产业协会在新时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唯有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自身建设、克服一切不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才能真正促进全行业实现科学发展,实现在新时期(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
4、查找出了影响和制约纺织工业科学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即创新能力不足,并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查找了相关的矛盾和问题。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查找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法人既不同于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事业单位,更不同于企业,特别是作为全行业的产业协会还有其特殊性。鉴于此,我们在查找问题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全行业层面的问题;二是纺织工业协会自身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分析,我们查找出了影响和制约纺织工业全行业科学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对创新的认识,对创新要素的发掘和配置,协调行业集成创新机制存在较大差距,这成为行业粗放型发展尚未根本转变的核心因素。
中国纺织工业创新能力不足存在一系列表现:①行业虽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但一直存在创新能力滞后于加工能力的提高速度,整体劳动生产率与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在企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在行业层面的规划和产业政策中都缺乏对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体系、可操作性措施和务实的倾斜政策,特别是对人力资源提升重视不够;②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新型纤维材料,新型加工工艺,新型装备,产品差异化,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以及区域布局等结构不合理方面的最核心因素;③普遍存在科研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在行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不高;④自主品牌发展滞后,在行业经济增长中品牌贡献率不高;⑤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⑥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⑧行业公共服务与行业自律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全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①对纺织工业实践科学发展所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不透彻,措施还不够有力;②产业标准和产业安全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③协调行业、企业市场行为的力度和引导行业自律的深度不够;④协会人才资源还不能满足协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工作人员在钻研业务、深入企业和市场调研、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差距;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所代管的各专业协会、事业单位仍存在联合合力发展滞后与单位活力发展不够的问题,各单位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存在不平衡。
上述关于行业和协会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既有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体制转变、形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对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纺织行业科学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受发展阶段制约和国际国内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既有机制体制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工作方法的问题。查找出这些影响和制约纺织工业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收获,使得协会明确了在哪些领域、哪些地方要扎扎实实破解难题,改变面貌,求得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
5、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制订了纺织工业协会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纺织工业协会全体党员和干部受到一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指引下,确立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思路,系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工业协会在查摆了影响和制约纺织工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基础上,深入的进行了分析,查找根源。认识到由于行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种种因素影响,在各级行政、广大企业,包括协会都存在对科学发展规律认识不深,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长期粗放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较重,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肤浅,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现实和长远问题缺乏清醒认识,对新时期要在五大领域统筹兼顾的自觉性不高,对改革开放动力发挥的不够等原因,致使纺织行业长期处于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实存在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措施不力、落实不够的问题。
经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协会首先统一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就是:要统一认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共同面对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协调政策,整合资源,齐心协力,建设纺织强国。要坚持一心一意推动结构调整、产业提升,既要促进优势的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培育纺织服装产业的跨国公司,又要加大对广大中小企业的 公共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对当前占70%的困难企业,以及广大规模以下小企业,要解决它们当前的主要经营困难,为他们雪中送炭,树立信心,解决最迫切的难题,组织他们融入优势产业链,带领他们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逐步走出困境,巩固和开拓市场,维护生产稳定和就业稳定。要以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当前困难为重点,着眼行业三年调整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确立。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大力开展各种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促进体制机制转变,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同时要提高协会自身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和能力。
协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广泛调查,提出35份调研报告,反映203条问题和意见,同时结合通讯征求意见,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听取意见。经过梳理,拟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共包括七个大项目,42条具体措施。明确了整改的具体内容、负责部门、负责人,以及完成时间。整改方案七项内容包括:
(2)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为重点的整改措施;
(3)以提升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重点,提高行业公共服务的水平的整改措施;
(4)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维护公平市场秩序,办好协会主办的各类展会和维护产业安全等整改措施;
(5)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文化业务素质建设,继续推动社会责任建设,挖掘教育资源,扩大图书出版影响和各类媒体、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开展培训,提高职工技能竞赛活动水平,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发挥好广大职工在产业提升中的主力军作用等整改措施;
(6)全面推动产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行业数据库、企业信息化、产业网联盟建设,市场信息服务、办好用好协会专业媒体,加强对社会舆论引导力度等整改措施;
(7)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办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协会,加强协会基层党组织建设、协会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协会对行业内、产业间、与各级政府间、国际间公共关系建设,全方位提高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实现协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整改措施。
整改方案是我们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最重要成果,下一步就是要扎扎实实完成好整改任务,在整改中进一步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中央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国土资源部、中海油、宝钢等试点的宝贵经验,国资委党委也做了清晰的工作布置。国资委还派出了指导检查组帮助开展活动。协会党委坚决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做出详细的安排,学习实践活动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月20日协会召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会,参加评议会的同志对协会党委分析检查报告的五项评议内容,有4项100%认为好和较好,有1项95.6%认为好和较好,其它4.4%的认为一般。更大范围的对分析检查报告评议共342名党员参加,占全协会在岗党员人数的94.5%,他们对五项评议内容,94%以上都认为好与较好,其它6%的人认为一般。昨天,我们又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共有来自协会各部门、各代管单位负责人、派代表、无党派代表、工青妇代表等66人,认为这次活动开展的满意的62人,占94%,认为比较满意的有4人,占6%,反映出协会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协会作为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是从10月14日国资委召开动员大会以后开始启动的。而在9月19日,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上做了重要讲线日召开了会议,学习了同志的讲话,党委在会上要求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正式进行共3个阶段11个环节,从动员大会到每个阶段的动员、总结会议,党委书记和基层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都按规定认真学习调研,查找问题。党委书记和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起草报告、修改报告,做活动动员报告。许坤元、王天凯两位副书记带头学习,亲自率队去调研,撰写、修改调研报告。陈树津副书记主持了活动办公室,他和杨纪朝、王久新以及活动办公室的各位同志认真负责地具体安排、及时收集整理意见、组织培训、起草报告,并保持与国资委指导组的联络,听取指导组意见。其他党委常委成员都分别结合分管的工作带头深入学习,认真展开对行业或协会内部的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各个单位的负责人都高度重视,认真领导好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根据党委分工党委常委宋冬菊同志联系点为第三联合支部,她不但自己带头学、谈体会,还给大家作辅导,关心办公室的工作和协会建设的调研。第五联合支部书记、化纤协会会长郑植艺同志在学习调查阶段,带领化纤协会同志先后到江苏苏州市、吴江市、浙江萧山区等多个地方调研,形成了四份调研报告,对化纤行业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信息中心党委按五大业务,分别做出深入的学习调研报告。出版社党委根据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刻解剖图书出版方向和自身存在的不足。
协会在活动中努力突出实践特色。在学习调研阶段,工业协会和各专业协会、各单位领导分别组织有关同志到各省市、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专业市场和众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在现场召开座谈会,掌握第一手资料。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还到农业部、交通部等有关部委走访,出版社到化工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兄弟社调研学习,棉纺协会、毛纺协会、麻纺协会、纺机协会、家纺协会、针织协会、服装协会、服装设计师协会、企管协会、政研会、工业协会产业集群办公室和专业市场联盟办公室等深入山东、浙江、江苏、河北、福建、广东、河南、山西等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共形成了35份调研报告,对协会分析全行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以及对分析协会自身工 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案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正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对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时期。中央及时要求学习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应对危机的实践。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大幅回落,出口企业效益锐减,国内市场压力加大、价格下降,企业资金紧张,一些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甚至关闭,出现职工下岗,农民工返乡。全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利润增幅迅速回落,在12月出现负增长。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保稳定。国务院对纺织行业遇到的困难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亲自调查纺织企业,专门听取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专为纺织行业连续出台政策,直到最近的调整振兴规划,对纺织行业战胜困难,抓住机遇,调整振兴产生了巨大推动。根据国务院加快九大行业的调整振兴要求,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统一部署下,由协会许坤元副会长牵头,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协会、事业单位的力量,汇聚各地意见,在前段调研的基础上,迅速起草三年调整振兴规划草案。起草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精神统领,从实际出发,细致、系统、全面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可以说这个规划也是协会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凝结的一个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纺织工业协会立即集中力量,利用元宵节后的一周时间,从工业协会全体领导到各专业协会100多位骨干,对全国16个省、145个纺织试点产业集群(名城名镇)展开大规模调研,工业协会领导还分别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河北等六个纺织重点省的主管工业副省长交换意见,推动落实“规划”。此次调研,不仅各专业协会全员出动,贸促分会、出版社、信息中心、规划院等事业单位全力支持,单位负责人主动请战,承担了纺织非主产省和边远地区的调研任务,如纺织贸促会副会长陈伟康奔赴青海、新疆,出色完成调研任务。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间紧,学习和实践内容多,组织工作必须周密细致,安排合理。为了搞好这次活动,按照要求完成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和协会领导小组的布署,结合协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安排,并且每个阶段都对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联络员进行培训。整个活动期间,办公室共召开了5次会议,对如何开展每一阶段的活动,每个环节有什么要求都一一进行布置,并有书面详细安排,使各单位心中有数,组织好本单位的活动。在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按照要求完成各阶段、各环节规定的任务,并且按时间向国资委上报了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值得提出的是协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们,还有各单位的联络员,他们不仅完成了正常的工作任务,而且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组织工作,比如出简报、写总结、起草方案、组织会议等。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比别的同志辛苦,在这里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国资委活动办公室指导检查组的同志们,他们同期指导的单位多,工作十分繁重,但对纺织工业协会开展活动十分重视,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并且在每一阶段都及时下达活动的要求,为我们顺利搞好活动做出了贡献,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协会在年底年初应对金融危机工作一直是比较忙碌的,有些同志出差也十分频繁,而学习实践活动对时间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这种情况下,大家合理安排,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使学习实践活动与行业工作两不误。针织协会秘书长林光兴同志出差时带学习材料,星期天到办公室写学习心得,一周时间内不仅学习没落下,还写出四项指导行业工作的材料,做到“两不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自觉性都很强,大家都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感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特别贴近工作,因此,学习过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效果好。学习促进了工作,工作实践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业加强了。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天就结束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的认识还是初步的,学习实践活动还要坚持下去,不断深入。其次,各单位之间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不平衡,认识的深浅,实践的程度不平衡,有的单位实践特色还不够突出。第三,实践领域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解剖、解决。第四,对一些突出问题的分析解剖,破解难题的出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只是集中开展活动结束了,关键是我们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变为我们日常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长期任务,要建立巩固完善长效机制。因此协会党委对下一步工作的要求是:
(一)进一步学好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党委中心组学习要带头,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二)认真落实整改方案。各位会领导按照分工要求,抓住负责部门和单位不放,扎扎实实完成整改内容。各级责任人的责任没有结束,要一直负责辖区,特别是回头看,要自觉持续,整改要自觉。同时,还要继续深化分析查摆影响和制约行业科学发展的问题,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寻求破解难题的创新思路,要与时俱进,促进行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前进。
(三)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比如制订规划(包括帮助地方制订规划),继续边学边改,刻苦学习,深入调研,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