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非遗传承 国风潮涌|芒果体育
非遗传承 国风潮涌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12-15
 芒果官方中国体育芒果官方中国体育在纺织非遗系列展上,来自海南省的黎族织锦传承人符拥祝现场展示黎族织锦技艺。孙文振摄  模特身穿融合了传统非遗、现代工艺和时尚元素的纺织非遗主题服饰,行走在T台上。主办方供图  近日,以“非遗传承国风潮涌”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海宁市许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设计师、企业家、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聚焦纺织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这一主题

  芒果官方中国体育芒果官方中国体育在纺织非遗系列展上,来自海南省的黎族织锦传承人符拥祝现场展示黎族织锦技艺。孙文振摄

非遗传承 国风潮涌(图1)

  模特身穿融合了传统非遗、现代工艺和时尚元素的纺织非遗主题服饰,行走在T台上。主办方供图

  近日,以“非遗传承国风潮涌”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海宁市许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设计师、企业家、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聚焦纺织非遗产业化发展路径这一主题,深入探究现代设计与商业价值转换,发挥产业集群推动国风国潮走进时尚生活的重要作用,为提升纺织行业文化软实力提供新动力。

  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滋润非遗发展的沃土,各地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如火如荼,非遗工坊与特色园区建设风生水起,非遗发展推动着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非遗创新带动着民生就业和文化交流。“当前的国风国潮,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途径。我们要通过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重新演绎,让非遗更好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

  大会开幕式上,《海宁花灯》《锦绣》《皮影情》等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点亮了海宁这场非遗文化盛宴的璀璨夜空。

  “本次大会在许村举办,是海宁市纺织产业集群融合文化时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纺织非遗与现代产业紧密结合的体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说。

  近年来,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平台汇聚了越来越多执着于纺织非遗事业的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设计师和品牌商,也带动一大批非遗推广大使和新青年致力于纺织非遗文化传播和产品研发。在本次大会上,又有叶丽萍等12人被聘为“2024年纺织行业非遗推广大使”,朱啸行等10人被聘为“2024年纺织非遗新青年”。

  46岁的叶丽萍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叶氏民族工艺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致力于土家族织锦30余年,收集整理老织锦作品百余件,并不断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创新。为传承土家族织锦技艺,叶丽萍带领团队开发织锦文创产品,目前已拥有专利100余项;她带徒授艺,带动2000余人就业致富;她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织锦展示展销,作品屡获大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大做优土家族织锦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非遗力量。”叶丽萍说。

  靖西市壮锦厂厂长李村灵是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靖西壮锦代言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壮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7岁的她已接触壮族织锦37年,她设计的壮锦服饰、装饰品等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她将传统壮锦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了生活日用品、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等三大类产品;她还将壮锦推向国际市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纺织非遗资源被有效激活,加快走进生活、融入时代、服务社会的步伐。

  “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让我们掌握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法,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也更具艺术价值。”在11月15日举行的“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总结会上,来自云南玉溪的“小龙茵”刺绣品牌创始人、尼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钱晓丽深有感触地说。

  “小龙茵”刺绣以突显彝族文化为主,并巧妙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已从玉溪市走向全国。“我们坚持在传承祖辈手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刺绣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钱晓丽说,目前公司已建立传习馆6个,拥有刺绣非遗传承人13名、在册绣娘600余人,先后培训绣娘达4000余人(次)。“我们积极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用热爱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美好生活。”

  2021年,英国品牌博柏利(Burberry)集团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起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旨在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女性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

  “培训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顶尖的时尚设计理念。成果转化、展览展示、交流研讨、文化普及、公益宣传等一系列项目,为我敞开一扇通往广阔舞台的大门。”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广东省始兴县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雷珺婷说。

  作为畲绣、彩带非遗传承人,雷珺婷多次参与省、市、县等的设计比赛,作品多次荣获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相关奖项。今年,她的作品还被选入“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览了两个月。

  近年来,无论是在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非遗工艺产品得到呈现,越来越多相关专家、学者也从幕后走向台前。

  青岛大学教授、锦绣非遗研究中心主任、青大锦绣纺织非遗展示馆负责人侍锦,30多年来行走全国300多个地方,把纺织非遗“找出来、记下来、传下来”,让纺织非遗“活起来、亮起来、用起来”。他心怀一颗“纺织心”,紧跟时代“公益情”,走进50余所学校举办非遗交流讲座,举办首届高校非遗美育教育论坛,组织纺织非遗实践活动400余场、纺织非遗展30余场,指导学生参加纺织大赛获奖达数百项。

  “纺织非遗是各民族多姿多彩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延续历史文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全面传播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侍锦说。

  本次大会上,以“非遗传承国风潮涌”为主题的纺织非遗系列展同步举行。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纺织非遗企业精品、高校作品以及海宁本地非遗项目、国风面料,还特别展出了苗、畲、瑶、彝、黎、土、蒙古等10个民族的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国纺织非遗的多样性。

  海宁许村辖区拥有纺织经营主体1.5万余个、企业3500余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厚实的产业基础是许村打响“好面料、许村造”纺织区域品牌的最大底气;不竭的产品研发是许村打造“国潮时尚小镇”的最大王牌。“我们将传统织锦缎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运用现代设备织造宋锦、云锦等纺织非遗产品,让许村在国风面料新赛道上跑出风采。”海宁市许村镇党委书记许新峰说。

  在推动和发展中国纺织非遗的道路上,除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组织、引导和推进,全国各地的积极探索,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助力。

  大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李薇作了题为“纺织非遗工艺时尚运用与国际传播”的专题演讲。她说:“期望宋锦更加国际化,融入人们当下生活,通过不断创新,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十届、二十四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福建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刘勇认为,创新是设计之本,文化是设计之魂。他表示,国风设计承载着自然和谐、对称美学、文化非遗以及寓意深远的丰富内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国风兴起,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更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在时尚设计领域的深度交融与创新。

  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周锦指出,在周礼的深远影响下,华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正稳步迈向世界舞台。“随着鲁锦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华服已成功跨越国界,走进多个海外国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非凡魅力。”